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

机械工业杂志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1篇

(一)转变观念,促使机电情报工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取得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988年省机械厅指定笔者担任省农用车联合公司筹备组成员,带队赴全省农用车厂进行深入细致的情报考察调研,拟定农用车联合公司章程初稿,组织福建省农用运输车联合公司筹备会,向厅领导提供全省农用车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准确信息资料,根据国家技术政策,组织情报人员撰写了《我省农用运输车现状及发展设想》情报调研报告。省机械厅在%闽机技字第009号函指出,该调研报告“在我省首次开展农用运输车行业调研是适时的,对正确引导我省农用车行业走联合发展道路和行业合理布局、健康发展起着有益的促进作用,对制订我省机械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决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对科技进步作用较大。”情报工作促进了“福建省农用运输车工业联营公司”于89年正式成立。1993年农用车产量达5.55万辆,占全国产量的30%,成为我省工业的一项拳头产品。91~95年全省生产21万辆,产值达50.8亿元,实现利税3.18亿元,93~94年机械厅系统的农用车产值占全省机械工业百分之二十,为我省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受省机械厅领导委托,以情报论证为依据,笔者带领工厂厂长、总工三次赴京向机械部何光远部长等领导请示汇报,解决了我省柴油机新产品立项难题,大力协助福建机器厂开发6170新型柴油机,填补了我国柴油机行业空白.目前福机厂已生产350台,创产值3500万元.该机型在全国“渔船用柴油机选型会”上,被推荐为全国优先选用的新型节能柴油机.这是情报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典型范例.

3.省下达《中国红壤开发项目所需机电设备研究》与《进口物质设备经济性研究论证》二项情报调研为中国红壤项目节省开支4600万元,我所负责的论证方案被世界银行采纳,通过国际竞争招标验收后,由我国农牧渔业部组织实施,获国内外专家很高评价.红壤项目联合办公室把它誉为“为红壤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红壤项目作出巨大贡献”的一项出色的情报调研成果.

4.我所和省农机研究所负责国家经委、机电部下达《85系列水田犁》课题(笔者为课题组长)。87年通过部级鉴定以来,已在全国生产推广85系列水田犁7万台,创产值1750万元,利税200万元.本省推广2。。。多台,耕翻土地50万亩以上.机耕冬翻不仅病虫害减少,节省农药、化肥,同时提高地力,平均每亩可增产稻谷10公斤,共增产稻谷500。吨以上,价值达400万元。我所还同农业部门继续合作推广犁耕,为保护国土恢复地力作贡献。

5.我所受省机械厅委托,负责全国机械信息福建子系统工作.我们在认真抓好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同时,狠抓信息利用.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我省机械行业较好利用信息,五年来已在工厂创效益1632万元,199。年在全国机械工业情报工作大会上,受到机电部部长表扬。

6.机电部下达“中小型电机市场调查与预测”课题形成的调研报告对福建省如何调整中小型电机产品结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根据这些有益的建议,工厂开发新产品新增产值3288万元,创利税49。万元。

7.机电部中小型电机情报网下达“中小型电机生产工艺调查与建议”被我省有关工厂采纳。由于采用新工艺创产值150。万元,创利税100万元,节支595万元。

8.我所木机情报人员编制部级木工机床产品开发指南,提出14个木工机床新项目组织实施已创效益5763万元。

(二).加强情报基础建设,树立用户第一的服务观念。经过十年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建成我省机电信息系统“六库”,直接为全省机电行业提供有效服务.众所周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情报手段的出现,大大扩展了情报信息资源加工、利用的能力.当前,在机电产品激烈竟争和信息量激烈膨涨的新形势下,加强情报基础建设.用现代化设施逐步武装情报机构,使情报信息具有快速、高效的功能显得特别重要。

1.微机信息库:我所微机室在省科委支持下,已购置微机五台.目前已同机械部信息院2个中文库、2个西文库、中国科技信息所7个中文库、5个西文库和省海峡网(总容量20亿汉字,日增100万汉字)建立了联机检索业务,为全省机电工业开展检索与咨询服务。对我省机电行业新产品开发、查新、鉴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显示了计算机、电子通讯技术在信息加工、利用中的快速功能。在联机检索业务开展的基础上,我所除已建立福建省机电产品数据库外,目前正在建台湾机电产品数据库。

2.标准资料库:标准化是国家重要技术政策,是机电工业上水平、提高质量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前提.机电产品必须采用国家标准,并尽可能向国际标准靠拢.根据本省工厂的强烈要求,我所已分类整理收集国内外机电标准资料3万册。

3.声像资料库:根据机械部(86)机情函字912号“关于建立机械工业声像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机械厅党组的要求,我所组织拍摄了我省80多家工厂企业的厂史、厂容、产品录像片和研究院重要科技成果录像片,有的已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上播放。目前已拥有机电录像100余片,机电照片6。。。多张,成为我省保存机电声像资料最多的单位.声像作为形象化的情报手段,在机电产品宣传领域有着特殊的作用,我所组织摄录编辑的《福建机电产品誉满五洲》录像片,曾用中、英二种语言,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福建机电产品展销会上播放,并送住墨西哥等国演播,取得较好宣传效果.

4.机电样本库:国际和国内先进机电产品样本,对我省机电科技的发展都能产生启迪、借鉴和开拓思维的作用。我所已收集整理国内外机电样本2万份,多次举办展览,省内外观众达5。。。余人,受到社会关注和科技人员的欢迎。

5.图书文献库:现有馆藏中文图书2万种3万册,外文图书900种2000册,各种技术资料21300册,每年免费接待读者6000人次.6.期刊资料库:库存期刊800种6000册.每年免费接待读者300。人次.

(三)抓机电情报调研,促海峡两岸合作.十年来,我们按机械部的要求,重点进行了台湾地区机电调研和促进海峡两岸机电合作,开展闽台科技交流活动。

1.抓住机遇,进行台湾机械工业调研1987年,将《台湾机械工业》调研列入部情报课题。仅用二年时间即完成40万字《台湾机械工业》调研报告,近几年,我们又完成了《在大陆的台资机电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台湾机电科技》、《台湾农业机械化调查及海峡两岸农机界的合作》、《台湾机械产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调研》、《台湾信息业现代化调研》、《台湾工业发展战略研究》、《闽台机械工业对比研究》等机械部情报调研课题,对祖国大陆机械行业了解台湾机械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峡两岸机械工业互补与合作的研究》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正式列入1995年机械工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笔者为课题组长)。这是我所成立10年来第一次承担机械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研究费用由机械部提供)。目前,该课题正抓紧实施,可按计划在今年底提交部级鉴定.

2.在情报调研基础上,加强与台湾同行的合作,促进闽台科技界双向交流.在开展对台情报调研课题期间,我们与台湾大学,台湾机械、农机同业公会、台湾农村社等组织和有关人士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1992年,我们邀请了台湾省农机和食品机械考察团访闽。我们向台湾代表团提供的“大陆各省对台经济合作联系表”已于92年7月份全文刊登在“台湾农村”杂志第十十六卷第二期上。省机械厅领导同我所负责人一道与台湾有关方面签订了“发展闽台农业机械化事业合作意向书”.有关合作内容正在组织实施.笔者于1993年8月2日到10日以共产党员和专家身份应邀赴台进行访问和考察,并在台湾大学作学术报告.这是福建省机械系统首次安排的赴台考察活动,对开展闽台两省机械工业和学术界双向交流起了促进作用。1995年,由我所牵线联系,经省主管部门同意,福建台湾机械(器)工业同业联谊协议书于2月25日正式生效。根据厅长办公会议决定,联谊办公室设在我所,活动经费由闽台共同承担。

3.成功举办了首届“闽台机械样本展。”根据95年闽台机械工业同业联谊计划.在省政府、省台办、省科委、省财政厅大力支持下,首届“闽台机械样本展暨技贸洽谈会”于1995年8月28日一22日在福州举办.本次样本展共展出闽台两省机械工业中最新工具机、钢铁加工机械、产业机械、电工电器和工程农机等机电产品样本150。多份,(部分厂商还提供录像带并演播)其中台湾机械工业直接参展企业8家,福建机械工业直接参展企业28家.会期5天,共接待全省各地市200多个单位,近千人参观展览(其中厂长、经理约有300人左右)台湾方面派来洽谈的人员有: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邱桂霖总千事等n人.我省前来洽谈的单位有:福建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等28家单位。通过展出拾谈,达到了两岸机械工业相互了解、广交朋友、寻求合作、共创良机的初步效果。

4.安排筹建《台湾机械城》投资考察根据联谊会协议,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拟在闽筹建1500亩“台湾机械城”。95年8月23日至26日厅、所派员陪同以林林波为团长的台湾投资考察团6人对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四处地区投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四)办好刊物,搞好发行,参与情报网络行业活动,加强情报横向联系.我所受部、厅委托,主办《福建农机》、《木工机床》、《水轮泵》、《福建机械》四种刊物.其中《福建农机》发行量达1.2万份,《木工机床》和《水轮泵》是为全行业服务的期刊。通过刊物的交换,我所机电情报联系单位逐年增加,已达2653个,进一步扩大了信息源.十年来,我们先后参加了全国自动化情报网、华东地区电气自动化情报网、华东电缆情报网、全国农机情报总网、省情报网、全国农机期刊网、全国机械情报网等情报网络活动,并担任过全国农机科技刊物网付网长、十四省市(区)机械情报(所)协作网网长、付网长、负责全国木工机床行业信息网、水轮泵行业信息网、机械部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福建子系统福建机械工程学会信息分会和省农机学会对外联络组工作,先后主办省科技日语培训班,省自动调速器培训班、预测和决策函授福建培训班、微机培训班等,并多次主持召开全国性、地区性的情报网络行业会议.通过这些网络活动,加强了横向联系,为机械工业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和科研选题的素材,并同生产厂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二、创办经济实体,增强科技信息事业自我

发展能力,努力增收节支,搞活情报.情报事业的发展受到有限经费的制约.因此,在搞好情报本职工作、抓紧情报主业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技术力量、设备来开展与情报业务相关的多种经营和有偿服务。我们认为,国家在财力不富裕的情况下,十年拔给我所284万事业费已是很不容易了。在深化改革中,为了促进情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增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观念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情报后劲.

(一).情报办书店在机电部情报所支持下,我们作为情报办书店的试点,于1986年集资了3万元盖房,办起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福州机械书店”.国家出版局曾明确指出:“图书发行工作在2个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书店是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阵地,是输送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是我们党的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按部所领导要求,开业前就多次教育职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积极发行好书,及时提供科技书刊,为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排优解难,为机械工业发展提供优质精神食粮.书店开业十年共销售码洋150万元,初步取得了经济效益.我们发挥了情报办书店的优势,艰苦创业,先后同全国十几个出版社合作,举办了五次书市展销,正在探讨把书店办成情报信息普及和技术开发阵地,成为我所情报源之一。

(二).创办轻印刷实体为进一步提高增收能力,节省自办期刊印刷费用,在拥有计算机激光照排设备基础上,1995年8月全所职工踊跃集资,克服各种困难购置了胶印机、切纸机、装订机、制版机筹建了轻印刷车间。依靠自己力量,仅用1个月就试运转成功,正式对外营业,到今年6月已胶印8开资料40万页。以优质价廉获用户好评。

(三)多种经营,努力增收科技情报有偿服务是科技情报人员创造的成果,用价值体现的一种形式.在深化改革中,我们还动员全所各个专业室组在搞好本职工作,完成上级下达指令性情报任务前题下,发挥各自的专长,在录像、复印、照相、标准发行、技术咨询、广告、承接横向课题(包括硬件科研),微机服务,中介服务,开拓技术市场等领域实行有偿服务,努力节支增收,既有社会效益,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十年来共创收60万元,加上上级奖励事业“费和省科委拨设备专款总计约80万元。这批资金除少量用于职工福利外,大部分用于开展情报事业和购置计算机、录像设备、复印机、幻灯机、照相机、投影仪、调制解调器、稳压电源、绘图机、供干机等一批情报基础设施.这是改革前可望而不可及的.既为情报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手段,又进一步增强了创收能力,使情报工作充满了活力。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2篇

摘要:

针对汽车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起重臂下落冲击问题,分析双定量泵分合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双定量泵分合流系统将分合流阀的结构形式由常闭模式改为常开模式,同时增加压力切断阀,消除了因分合流阀换向引起的液压泵流量变化所带来的压力突变,成功解决了起重臂下落冲击问题。

关键词:

汽车起重机;双泵分合流;多路阀

汽车起重机上车动作通常由主卷扬、副卷扬、变幅、伸缩和回转等5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通过一个执行机构(马达或液压缸)来实现两个运动方向。主卷扬和副卷扬动作都是通过液压马达实现物体的起升和下降;变幅动作通过液压缸实现起重臂的起升和下落;伸缩动作通过液压缸实现起重臂的伸出和缩回;回转动作通过马达实现物体左右两个方向的旋转。由于各动作的功能不同,运行速度和外负载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泵源输出的流量和承载能力要求也各异。回转动作,流量要求相对较小,外负载也较小且相对稳定,通常用一个独立的液压泵控制。其他4个动作的流量需要通过一个变量泵或两个定量泵分合流来满足。由于变量泵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应用相对较多的是双定量泵分合流系统。本文针对汽车起重机双定量泵分合流系统起重臂下落动作过程中的冲击问题进行分析,对多路阀进行改进设计,提升起重机的操控性能。

1双定量泵分合流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重机卷扬动作要求速度相对较快,需双泵合流供给,变幅和伸缩动作对稳定性要求高,对速度要求相对较低,可由单泵供给。为提升作业效率,施工过程中卷扬和变幅经常同时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卷扬和变幅分别由P1泵和P2泵独立供给,如图1所示。主卷扬或副卷扬单独动作时,分合流阀4打开,P1泵和P2泵双泵合流,供给卷扬。变幅或伸缩单独动作时,P2泵供油,分合流阀4关闭,P1泵通过三通流量阀2泄荷。当变幅和卷扬同时动作时,分合流阀4关闭,P1泵供给卷扬,P2泵供给变幅。系统不工作时,P1泵和P2泵分别通过三通流量阀2和三通流量阀3泄荷。P3泵单独控制回转动作,不参与分合流。为防止误操作,在多路阀1上设计有两个外控油口V1和V2,这两个外控油口通过电磁换向阀5与回油路相联。电磁换向阀5得电,外控油口V1和V2与回油路断开,操作多路阀的工作联,液压泵建压,系统工作。电磁换向阀5失电,外控油口V1和V2与回油路相通,操作多路阀的工作联,液压泵始终处于泄荷状态,系统无法工作。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保护也是通过触发电磁换向阀5失电,使整车失去动作的。

2问题及现象

8t级和12t级等较小吨位的起重机车型为节约成本,一般会采用普通的节流控制,没有阀前补偿功能。带压力补偿的双定量泵分合流系统主要应用在20t级和25t级起重机车型,这种系统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单独运行变幅或伸缩动作时,启动会有冲击感,起重臂下落动作时最为明显。问题二:起重臂下落动作平稳运行过程中,加入卷扬起升动作,起重臂下落会有明显的速度突变,造成冲击。对起重臂下落动作过程中平衡阀控制口压力进行测试,所得测试曲线如图2所示。随着变幅阀芯位移逐渐变大,起重臂开始下落,平衡阀控制口压力有明显突变,由1.2MPa突变到7.5MPa。阀芯位移继续变大,压力会回落,然后线性变大,直到阀芯位移达到最大,压力达到最大值并保持。阀芯位移由大变小过程中,压力也会有个突变,压力由3.2MPa突变到6.7MPa。阀芯位移继续变小,压力随之回落。

3原因分析

为防止起重臂下落动作抖动,液压系统应用了自重下落原理。起重臂下落过程中,多路阀控制变幅动作的换向阀压力油直接进入平衡阀,而不进入液压缸的有杆腔,有杆腔与回油相通。随着换向阀逐渐开启,压力油控制平衡阀开启,起重臂依靠自身的重量下落,有杆腔仅补充容积变大所需的油液,防止吸空。因平衡阀的控制压力相对较低(2.5~7MPa),突变压力达到了平衡阀全开压力,平衡阀开口迅速变大,起重臂下落动作速度会明显加快,造成冲击。起重臂起升动作或伸缩臂动作压力相对较高,压力突变影响没有那么明显。起重臂下落动作冲击的原因是进入平衡阀的压力变化,具体分析如下:针对问题一:单独运行变幅或伸缩动作时,启动过程中,负载反馈油会控制分合流阀4换向,使P1泵和P2泵断开,只有P2泵为变幅或伸缩供油。分合流阀4换向过程,供给变幅或伸缩的流量有突变,补偿阀会根据外负载的不同进行压力补偿。因起重臂下落动作压力最低,补偿压力范围最大,所以起重臂下落动作冲击感最为明显。针对问题二:起重臂下落动作平稳运行过程中,加入卷扬起升动作,因卷扬起升负载较高,相对应的压力较高。反馈油控制P1泵的同时会控制P2泵。P2泵的压力突然上升,多路阀控制变幅动作的压力补偿阀进行压力补偿调节,因为起重臂下落动作压力最低,压力补偿范围最大,所以起重臂下落动作冲击感最为明显。

4改进设计

针对问题一:改变分合流阀4的结构形式,由常闭模式变为常开模式。这样,当单独运行变幅或伸缩动作时,分合流阀4不会动作,保持常开状态,消除了分合流阀4换向引起的供给变幅或伸缩的流量突变,从而消除因泵的流量变化带来的压力突变。针对问题二:增加反馈油路压力切断阀,起重臂下落过程中,加入卷扬动作,卷扬的反馈油路只控制P1泵,不影响P2泵。起重臂下落过程相关的液压系统没有任何变化,解决起重臂下落冲击问题。改进后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改变了分合流阀的换向机能,增加了压力切断阀。改进后的起重臂下落动作测试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见,随着变幅阀芯位移逐渐变大,起重臂开始下落,平衡阀控制口压力有小许变化,但操作过程中感觉不到冲击。阀芯位移继续变大,压力回落后线性变大,直到阀芯位移达到最大,压力达到最大值并保持。阀芯位移由大变小过程中,起重臂下落压力基本上线性减小。阀芯位移接近最小值时,落幅压力有小许压力变化,操作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冲击。

5结论

改进前的液压系统在变幅或伸缩动作时,分合流阀4会换向,这种设计增加了变幅和伸缩动作异常的风险。改进后的液压系统在变幅或伸缩动作时,分合流阀4不会换向,排除了分合流阀4对变幅和伸缩动作产生的影响。改进后的液压系统新增了压力切断阀,复合动作时,卷扬压力只影响P1泵,不会影响P2泵,消除了对变幅和伸缩动作的影响。液压控制系统很容易因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系统不稳定,为解决某一因素变化造成的系统不稳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液压阀作为液压系统的控制元制,设计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执行每个动作时,变化因素都要最少,变化因素越少,执行动作的可控性就越高。

参考文献:

[1]李洪人.液压控制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2]张利平.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邢鸿雁,张磊.实用液压技术300题[M].北京:机械工作业出版社,2006.

[4]路甬祥,胡大紘.电液比例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5]杨国平.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排除及实例[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3篇

摘要:

针对转炉氧枪的溜枪现象,从西门子Masterdrives变频器的抱闸控制原理出发,结合氧枪的实际运行工况,深入分析了氧枪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不同档位运行时的特性,在生产中通过DriveMonitor软件录制相关参数波形来加以验证。并且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论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氧枪;变频器;抱闸控制

转炉氧枪是炼钢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在转炉冶炼过程中,氧枪根据钢水温度的变化频繁地升降,定位需要快速、准确、可靠。氧枪制动器失控极有可能造成坠枪,从而酿成重大事故。某公司转炉氧枪的抱闸采用西门子Master-Drives变频器控制。本文针对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结合Masterdrives变频器抱闸控制的原理,对此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抱闸打开控制

根据西门子《矢量控制使用大全》中的介绍,如果使用了抱闸控制,B277和B278必须被连接,即P561=278,逆变器释放;P564=277,设定点释放。参数P605选择抱闸控制单元的功能参数:0无抱闸;1有抱闸不带检测信息;2有抱闸带检测信息。

1.1释放设定值依据B277信号如果使用抱闸的同时P605≠0,且P564=277,则P610选择抱闸打开连接器只能设置成输出电流基波频率的均方根值K242,而不能设置为转矩电流分量K184。因为在矢量控制方式下,设定值释放前,电机绕组上只有励磁电流,没有转矩电流。所以,此时选择转矩电流作为抱闸打开的条件,转矩电流一直为零,抱闸永远不会打开。那么,当P610=242时,P611抱闸打开阀值应该如何设定,可以依据电机励磁建立过程波形来分析,如图1所示。图1中,1为Isd(act),电流磁通分量的实际值,2为Psi(act),由磁通模型计算的磁通实际值。通过图1可以看出,实际的励磁电流并不是线性上升,而是如图1中波形1所示有一个超出额定值的最大值。所以,此时的开闸电流设定值并不要求精确,因为开闸电流只是抱闸打开的条件之一,其必须与变频器内部的励磁完成信号同时满足抱闸才会打开。在这种条件下,抱闸打开时建立的仅仅是励磁,没有转矩产生。转矩是在P606抱闸打开延时(P605=1)过后,设定值释放,转速调节器根据设定转速和实际转速的偏差进行PI调节后产生的。

1.2释放设定值固定使能如果使用抱闸的同时P605≠0,且P564=1,也就是设定值一直使能,则P610选择抱闸打开连接器可以设置成转矩电流分量K184或输出电流基波频率的均方根值K242。因为设定值是一直使能的,在抱闸打开之前就能够建立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所以,采用此种设置时,重载情况下抱闸打开时的溜枪现象会大大减小甚至消除。提抢时和下枪时的速度转矩波形,见图2。从图2a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提枪工况下抱闸真正打开时已经建立了约120%的转矩(波形1),远大于正常提枪时需要的80%转矩(波形4),此提枪时不存在溜枪现象。图2a中,1为Isq(act),电流转矩分量的实际值;2为n/(fBand-Stop),通过带阻滤波后的速度实际值;3为OpenBrake,打开抱闸命令;4为正常工作时的转矩。这种设置是不是重载位能负载抱闸控制的最好选择,还要看具体工况而定。如高炉大料车、转炉倾动电机在启动时,工作在正向电动(第1象限)状态或反向电动(第3象限)状态,都是电机在做功,这种方式是适合的。但对于氧枪负载来说分为2种情况:一是在提枪时,速度给定值为正,产生正向的转矩电流,当正向的转矩电流达到阀值时,抱闸打开,氧枪上升,不存在溜枪现象;二是在下枪时,速度给定值为负,产生负向的转矩电流,当负向的转矩电流达到阀值时,抱闸打开,松开抱闸的瞬间不仅不能抑制溜枪,反而加速了溜枪。这是因为提枪时电机工作在第1象限(电机做功),在抱闸打开后,电机克服重力做功;下枪时电机工作在第4象限(重力做功),在抱闸打开的瞬间,电机不仅没有制动反而在帮助重力做功。当然,下枪时电机协同重力做功的过程很短,速度调节器会快速调节回来,从氧枪的实际动作来看也不是很明显,但这种方式是不完善的。从图2b可以看出,下枪初始抱闸真正打开时的转矩约为-100%(波形1),对应的实际速度有一个大的过冲(波形2),然后再调节回来,并且过冲现象在电机轴侧观察非常明显。实际情况与上述的理论分析完全吻合。图2b中,1为Isq(act),电流转矩分量实际值;2为n/(fBand-Stop),通过带阻滤波后的速度实际值;3为OpenBrake,打开抱闸命令。

2抱闸闭合控制

正常情况下,触发Masterdrives变频器合闸指令有2条途径:1)变频器处于非运行状态,直接发出合闸命令;2)变频器检测到OFF1,OFF2,OFF3停车信号或故障信号,且速度实际值低于P616设定的门槛值,经过P617延时后发出合闸命令。原氧枪变频器参数设置为:P609.01=B105OR(NOTB3103)P607=0.15抱闸闭合时间P615=148抱闸闭合连接量(速度实际值)P616=12抱闸闭合门槛值12%由于当前的程序和变频器参数设置不当,变频器同时接收到OFF1和B3103信号。操作手柄一到零位,抱闸立即关闭,速度实际值小于12%的这个条件根本没有起作用。变频器的电气制动完全没有起作用,全部依靠抱闸机械制动。在图3中,氧枪操作手柄从第4档(最高速)减至零位的过程中要经过3,2,1档,每减一档速度降低17.5%,因此在抱闸闭合指令出现(手柄到零位)之前会有一个短时间的减速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与操作手柄归零的速度有关。高速运行和低速运行时抱闸闭合波形如图3所示。从图3a可以看出,电机在高速运行时抱闸就闭合了(波形3),随着抱闸的不断闸紧,转矩电流不断增加,直到限幅值150%(波形2)。在电机实际速度小于12%时再经过P607的延时,逆变器封锁。这样的控制方式对电机和抱闸的冲击很大,闸皮的磨损也很严重。图3a中,1为CloseBrake,闭合抱闸命令;2为Isq(act),电流转矩分量的实际值;3为n/(fBand-Stop),通过带阻滤波后的速度实际值。从图3b可以看出,在低速1档运行时,1档速度为10%小于门槛值12%,当运行命令消失后抱闸闭合命令到来(波形1),经过P607的延时(150ms)后,逆变器封锁(波形2),转矩输出为零,完全依靠抱闸本身机械制动,因此存在比较明显的溜枪现象(波形3)。低速下枪时的溜枪现象在电机轴侧也能明显看到。图3b中,1为CloseBrake,闭合抱闸命令;2为Isq(act),电流转矩分量的实际值;3为n/(fBand-Stop),通过带阻滤波后的速度实际值。

3氧枪变频器抱闸控制设置

分析清楚以上氧枪升降的各种关系后,氧枪变频器抱闸打开控制的最佳设置方案依然是西门子的推荐设置,但需要注意速度环的比例系数在自动优化的基础上加大,积分时间减小(调整幅度较大),使速度环的特性更硬,响应更快以减少溜枪。最好使用DriveMonitor软件记录波形,检查实际响应情况。抱闸闭合设置如下:P609.01=106故障P609.02=109OFF2P609.03=111OFF3故障,OFF2,OFF3到来时,不等待实际速度降低到门槛值,抱闸立即动作。P616,P617,P800,P801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遵循抱闸完全闸紧后变频器才能输出封锁的原则。

4改进方法及结论

从原理上讲,氧枪变频器抱闸控制只能减少溜枪而不能避免溜枪。但是通过以上的探究与分析得出,不管是提枪还是下枪,在发出抱闸打开命令的同时给一个短时间的(可设置)、方向总是正向的、大小合适(可设置)的启动附加转矩,先由这个附加转矩平衡负载,然后再由速度调节器按照速度给定值来进行PI调节。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论证了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启动附加转矩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中,1为抱闸打开命令给出,附加转矩使能;2为抱闸完全打开期间,附加转矩成线性增加到设定值;3为附加转矩保持一段时间(可设置);4为附加转矩设定时间结束,附加转矩按线性减小到0。启动附加转矩功能可以利用变频器的自由功能块来实现,这里不再进一步讨论。某公司的氧枪变频器抱闸控制从宏观上能够满足工艺要求,但通过深入分析还是发现了诸多不足,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得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法。通过这些改进,达到了以下效果:1)避免下枪开始时的过冲现象,氧枪运行更平稳;2)减少对电机和抱闸的冲击,减轻对闸皮的磨损;3)避免氧枪低速下降时的溜枪现象,控制更精准。虽然,Masterdrives系列变频器已经停产,但还是有大量的产品正使用于生产实际。同时利用附加启动转矩解决重载位能类负载溜车问题的原理依然适用于Sinamics系列变频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SEDL).矢量控制使用大全[Z].天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SEDL),2007.

[2]王廷才,王伟.变频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小亮.高性能变频调速及其典型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4篇

1控制理论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1.1预测控制在高速液压机中的应用高压、高速化是目前液压机的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但是随着速度和压力的不断提高负载惯性也随之不断增大,其直接后果就是系统超调变大、精度下降。采用预测控制是解决液压机高速、高压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这一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采样时刻及在此之前的系统输出的历史数据,建立系统输出的预测模型,然后再根据以预测模型为基础得到的预测输出值对系统误差变化率进行预测计算,并由计算结果来进一步确定控制器输出,以达到提前控制模式的实现。这种方法在数据较少和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仍可以获得较高预测精度,因此特别适合液压机为代表的电液伺服系统的快速预测控制,并获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1.2鲁棒控制在柔性臂轨迹跟踪中的应用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某方面的性能或指标在干扰因素影响下保持不变的程度。因此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是其能否应用于工业现场的重要指标。多变量系统鲁棒控制产生近四十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为其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柔性机械臂是强耦合、非线性的多输入输出的分布参数系统。此类系统的重要特点是大幅整体运动与小幅弹性振动的耦合。这种耦合动力学行为相当复杂,其不仅具有逆运动方面的不确定性,同时还会遭遇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针对柔性机械臂的控制较为困难。解决办法可以采用基于假设模态法和奇异摄动理论,将整个系统从理论上拆解为慢变以及快变子系统。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慢变控制器,利用H∞控制理论设计鲁棒控制器用于快变系统控制器设计,以克服非结构不确定性和振动的影响。此外,基于轨迹跟踪准静态补偿控制思想进行补偿控制算法,保证滑模变结构控制和H∞控制的组合控制,使系统能够精确跟踪目标轨迹。

1.3模糊控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许多机械加工过程十分复杂,用常规的控制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困难较大,自动控制的效果也不理想。模糊控制具有将复杂问题直观话、构造算法灵活化以及控制编程简单化的特征,因此在这些机械工程控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糊控制并不用对控制对象进行精准的数学描述,只需要直接的输入测量值与设定的偏差及其偏差变化率等条件,即可以得到最优控制输出值,目前利用模糊控制在805单片机上的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了控制效果十分明显。

1.4神经网络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是仿生学思想在控制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其是由众多简单的神经元连接成。其中的每个神经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相对简单,但整个网络结构可以组成高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从而用于复杂物理系统的表述。神经网络的主要优势是可以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同时还初步具有类似人脑的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因此在智能化方向下的自动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应用。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工业必不可少的高效自动化设备。目前数控机床控制中的主要问题是自适应能力低下,主要表现在切削过程的不可预知和不可确定性的情况下缺乏良好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下的刀具破损、机床自激振动异常情况发生,通常要选用较为保守的切削参数,这就限制了数控机床加工能力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2结语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5篇

1卓众出版行业期刊助力产学研合作活动实例

1.1农机类期刊行业活动实例

《农业机械》创刊于1958年,是我国农机行业创办最早的期刊之一。近年来,该刊通过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开展年度产品评选以及组织技术考察培训团等活动,助力农机行业产学研合作,受到行业广泛关注。中国农机高端论坛汇集农机行业协会领导、业内专家、企业高管等行业人士,聚焦行业热点和焦点问题,研讨企业破局解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同时,邀请全国典型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农机大户到会,解读用户需求变化,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参考。论坛自2013年创立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成为农机行业首屈一指的研讨交流平台。中国农业机械年度TOP50+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评选年度产品和梳理重要事件,记录和总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和预测产业经济及技术发展趋势,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指导行业健康发展。评选每年举办一次,奖项设置包括“年度产品”“年度配套件供应商”“年度自主品牌”和“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与中国农机高端论坛同时举行。农业机械专业技术考察培训团以引领中国农机人士了解世界先进农机(农业)技术为目的,考察培训内容包括参观国际农机展览会、参观世界著名农机生产企业、与国外农机经销商和农场主零距离交流、研讨了解国外农机发展模式等。2016—2017年先后4次组团对欧美农机工业及农业生产进行考察,考察团成员包括农业高等院校教学人员、农机科研单位研发人员以及农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管理人员,考察成果《2016—2017欧美农机考察辑要》出版后广受业界好评。2011年创办新刊《农业工程》时,卓众出版将办刊宗旨确定为“搭建农业工程交叉学科产学研集成信息平台,深度关注和服务于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该刊创刊后,在按学术期刊出版的同时,与相关行业组织合作,专注于举办农业工程领域的技术研讨活动,逐步培育出2个颇具行业影响力的研讨会——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研讨会和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其中,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研讨会201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会议规模、影响力逐年扩大,促进了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推广。基于这一平台,《农业工程》杂志社还开展了多项活动,如“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优秀创新项目”评选、“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应用示范基地”认定、《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专刊)》出版、学科发展报告编写和在线举办“物理农业讲座”等。行业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农业工程》自身的发展,该刊自2016年起已连续2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2汽车类期刊行业活动实例

《汽车与驾驶维修》创刊于1992年,在卓众出版8本汽车类期刊中创刊最早。该刊20多年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深度报道,通过举办汽车服务奖项评选、汽车CRM(客户关系管理)产业峰会、汽车服务技术高端论坛暨维修诊断标准化优秀稿件评选等活动,赢得了行业认可,巩固了自己在汽车后市场的行业地位。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评选活动由《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和搜狐汽车联合发起、主办,主要针对国内乘用车服务品牌及增值服务业务进行评价。评选活动以打造中国汽车服务价值坐标系为己任,用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汽车服务产业不断进步,自2006年创立至今已连续举办12届。中国汽车CRM产业峰会由《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和腾讯汽车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中国汽车CRM自身变革和创新发展,推动车联网、电商和传统CRM三者跨界合作,并借鉴其他跨领域行业的先进经验,营造车企、经销商和车主之间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同期还举办“中国汽车年度CRM大奖评选暨中国汽车客户关爱奖评选”颁奖典礼,集中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产业在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爱方面的整体水平。中国汽车服务技术高端论坛暨维修诊断标准化优秀稿件评选活动旨在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汽车服务企业的生命力,进而推动汽车服务行业良性发展。论坛每次举办,都吸引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维修企业技术总监、服务经理、综合维修企业负责人以及汽车后市场行业专家参与。

1.3工程机械类期刊行业活动实例

卓众出版的工程机械类期刊包括《工程机械与维修》《今日工程机械》等,这些期刊举办的工程机械产品发展论坛、年度产品TOP50评选、营销&后市场大会等行业活动,在工程机械行业颇具影响力。工程机械产品发展(北京)论坛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指导,《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主办。论坛汇聚各方资源和思维,围绕工程机械行业热点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以期为产品前瞻性开发和市场决策提供参考,参会人员来自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评选活动始于2006年,每年举办一届,由《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发起并主办,业内众多主流媒体共同协办。评选的目标锁定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的产品(包括外资、合资企业的产品),评选的核心标准为产品的技术创新、市场表现和应用贡献。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此项活动已经成为梳理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发展脉络、记录行业技术进步足迹的行业盛事。同时,其颁奖典礼也已演化成为业内人士一年一度共同把脉行业、市场、产品和技术发展的高端峰会。中国工程机械营销&后市场大会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商工作委员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主办,卓众出版旗下匠客工程机械、《今日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与维修》、卓众工程机械企媒和第一工程机械网等媒体通力协办,参会人员主要来自工程机械制造商、商以及后市场相关企业和行业媒体。

2行业期刊举办行业活动时把握的基本原则

行业期刊举办行业活动,目的在于整合行业资源,密切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和行业进步。这些活动主题明确、理念创新、组织有序、特色鲜明,能够一届又一届地举办,逐步成为颇具行业影响的品牌活动,表明它得到了行业认可,体现的是行业期刊的专业水平和媒体影响力,这也正是行业期刊的价值所在。

2.1活动主题与行业需求相契合

农机、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都属于装备制造业的范畴。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最具深度、最有影响的产业,无论是农机行业、汽车行业还是工程机械行业,其发展趋势都是通过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和管理融合实现转型与升级,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对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推进企业创新有强烈需求。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举办行业活动,正是抓住了这些需求。例如,《农业机械》举办的中国农机高端论坛,2014—2017年的主题分别是“中国农机再出发”“破题农机制造2025”“中国农机与世界主流同起步”“变革下的中国农机”,每一年的主题都紧扣行业热点问题,深度剖析行业发展,研讨企业破局解困,因而受到行业关注。再如,《工程机械与维修》主办的“2018工程机械产品发展(北京)论坛”,围绕“打造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这个主题,组织专家学者从产品思维、大数据应用、智能化、基础技术研究以及产品规划与布局等热点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以期为产品前瞻性开发和市场决策提供参考,吸引了来自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0余人出席。同期举行的“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则让与会者见证了工程机械企业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看到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段,配套部件和材料正在为工程机械产品创新升级提供更多可能。

2.2资源整合与媒体融合相结合

举办行业活动,重要的是整合行业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将政府相关部门官员、行业协会领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行业媒体代表等聚集在一起,围绕行业发展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在整合行业资源方面的独到之处,就是重视行业协会学会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长期依托《农业机械》杂志开展活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商工作委员会,则是由《工程机械与维修》和《今日工程机械》杂志发起成立。这些行业团体与行业期刊相互借力,定期组织活动,成为联系行业人士、交流行业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与此同时,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十分注重创新媒体融合方式。一方面,行业期刊自身不断向新媒体方向发展、向全媒体出版转型。以《农业机械》为例,目前除了继续出版纸质版本杂志外,其全媒体形态还包括知谷App、知谷农机网、杂志微信公众号、“农业机械”今日头条号、《农机那些事儿》视频直播节目等,早已不是一本单纯的行业期刊的概念,其业务范围则涵盖全媒体出版、定制出版、信息咨询、品牌宣传、活动策划、用户调查、行业调研、专业培训和会议组织等。匠客工程机械App、《今日工程机械》杂志、《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卓众工程机械企媒和第一工程机械网等媒体,则组成了卓众出版工程机械的全媒体阵容。另一方面,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其他媒体合作,甚至与之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报道行业活动的专业水平和传播能力。《汽车与驾驶维修》举办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评选,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就与搜狐汽车合作,而这一合作持续了十几年,从未中断;《汽车与驾驶维修》举办的中国汽车CRM产业峰会始于2012年,则一直是与腾讯汽车联手主办,双方的合作同样持续了多年。这样的合作,把行业期刊的专业水平、公信力和互联网公司的传播优势相结合,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很好地回答了行业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融合发展特别是与谁融合以及怎么融合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效应。

2.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行业期刊举办行业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营行为,必须讲求效益。这种经营行为,是行业期刊在第一次售卖内容、第二次售卖广告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次售卖,即把品牌活动卖给行业。品牌活动创造的效益,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二者是统一的。

2.3.1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这些行业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举办,并吸引业内人士积极参与,关键在于它对参与者具有价值,对促进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和行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行业活动的价值和作用的大小,决定了其行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大小。如果行业活动没有这种价值和作用,对行业缺乏影响力,其社会效益就无从谈起,活动的举办也难以持续。

2.3.2经济效益随之而来

行业期刊作为立足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非时政类期刊,其出版模式和运营特点与学术期刊和科普期刊都不相同。它既不像学术期刊那样可以申请政府资助,也不像科普期刊那样可以从个人用户那里获得发行收入。它的赢利模式,主要是为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广告宣传服务,从企业那里获得经济回报。在举办活动以及日常的编辑出版中努力满足客户需求,既是行业期刊获得企业经济回报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在行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能够将行业活动培育成品牌活动并持续举办,表明这些活动不是在赔本赚吆喝,而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验证了期刊的运营者具有较高的策划能力和营销水平。

3行业期刊密切产学研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行业期刊又称B2B期刊,在全国期刊中占有一定比例,其数量仅次于学术期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中也有一些属于行业期刊)。不同行业的行业期刊,运营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参加行业展会、采访行业人士、分析行业趋势、宣传行业企业、报道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等。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以举办行业活动的方式密切产学研合作,在品牌经营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对同类期刊具有参考借鉴意义。为此,结合卓众出版的探索实践,对行业期刊的发展提出几个观点,供读者参考。

3.1行业期刊必须植根于行业精耕细作

行业期刊的生命力源于其所依附的行业;行业期刊需要有巧妙、高超的策划,显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更有效地起到为行业服务的作用[7]。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其长期植根于行业精耕细作,与行业实现了深度融合。这种精耕细作,包括但不限于期刊的精准定位、选题的精心策划、内容的精心组织、企业的精准营销等。以《工程机械与维修》为例,该刊1994年创刊时,确定的定位是“工程机械行业的窗口,技术经验交流的园地,企业与用户间的桥梁,使用和维修者的挚友”。1999年,笔者负责该刊出版工作期间,曾主持和参与完成多个重大选题的采访报道[8-11],对落实这一定位印象深刻:报道天津农民自产自销液压挖掘机的新闻,引发全行业对如何开拓工程机械农村市场的大讨论,被评为当年工程机械行业十大新闻之一;在三峡大坝建设工地采访设备公司总经理,带去的礼物就是一套厚厚的《工程机械与维修》合订本。20多年来,该刊见证并记录行业变迁,为行业发声,帮助行业观察市场现状与市场走向,成为行业的眼睛、行业的顾问,逐步得到行业认可,并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3.2行业期刊的价值取决于行业影响力

一本行业期刊如果能够在行业中生存,表明它对行业有价值,能够给出版者带来经济效益,否则只能靠主办单位养活;而它在行业中的地位,则主要取决于它对行业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行业期刊自诩的,而是通过其行业影响力客观表现出来的。这种影响力,是行业期刊植根于行业精耕细作,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农机行业的期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辉煌的时候曾经有40多本,《农业机械》的行业影响力最大,一直处于排头兵位置。经过二三十年的大浪淘沙,农机行业的期刊存活下来的已为数不多,还能持续发展的几乎就只剩下了《农业机械》,它在宏观经济分析、产业政策解读、行业走势预判、企业创新点评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在整合行业资源、聚集行业信息、促进行业交流、指导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智库作用,以及在数字化转型中形成的全媒体阵容,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农机行业的地位,它对农机行业的影响力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3.3行业期刊需要有市场化的办刊理念

卓众出版的行业期刊能够在行业中立足并持续发展,与其市场化的办刊理念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办刊理念的形成,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农业机械》杂志的市场化运作:1980年1月刊登第一个广告——吉林省怀德县水泵厂的潜水电泵,1980年5月刊登第一个外商广告——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农机产品;编辑部从1981年起开展多种经营,为农村读者和农机企业服务,1982年起在全国开辟第二渠道发行。这些市场化手段的运用,在农机行业期刊乃至全国科技期刊中都是比较超前的[12]。《汽车与驾驶维修》和《工程机械与维修》创刊后,这种市场化的办刊理念得到继承和发扬,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末,卓众出版制订发展规划时,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报刊质量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扩大办刊规模,提升资源品质,坚持集约经营,谋求规模效益,实现跨越发展。这表明其办刊理念已经提升到了集团化管理、规模化出版、集约化经营的水平。现在,“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并引领客户需求”的经营理念,“市场为尊、内容为王”的产品观,“出精品、创品牌”的质量观,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效益观,已经成为卓众出版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核心能力决定行业期刊经营水平

卓众出版的实践表明,在坚持市场化办刊理念、明确期刊市场定位之后,行业期刊的经营水平,主要取决于其运营团队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主要包括4个方面:创意策划能力、行业解读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背景下,核心能力可以展现在不同的载体上,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将有更多的新媒体产品和服务作为承载核心能力的载体出现。进入媒体融合阶段,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客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核心能力也必须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新的媒体融合环境下,行业期刊由原来的围绕读者受众生产内容,转变为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由原来将期刊打造成平台进行出版和经营,转变为运用新技术为用户和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一句话,在行业中有作为才有地位,对行业有价值才有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整体转制催生卓众出版:访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林[J].中国报业,2007(11):19-22.

[2]刘泽林.规模促发展集约出效益:科技期刊规模化发展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0(11):12-15.

[3]刘泽林.科技期刊:规模化出版集约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卓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0,22(6):508-510.

[4]彭金良.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差异化经营:北京卓众出版的期刊经营理念与实践[J].传媒,2010(4):46-48.

[5]崔柳青,朱海玲,赵晶晶.从期刊群到产品群:卓众出版的集群化发展[J].传媒,2015(9):18-20.

[6]谢艳丽,张萍,赵格致.立足期刊内容延伸品牌边界:浅谈《车主之友》的品牌经营[J].传媒,2016(2):41-43.

[7]张伯海.B2B期刊的发展规律[J].出版参考,2006(33):19.

[8]张品纯,李志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备公司肖崇乾总经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1999(7):22-23.

[9]李志勇,杜海涛,张品纯.新鲜事:天津农民自产自销液压挖掘机:兼谈工程机械的农村市场[J].工程机械与维修,1999(8):20-23.

[10]张品纯.谁来开拓农村市场:从天津农民自产自销液压挖掘机说开去[J].工程机械与维修,1999(11):22-27.

[11]张品纯,张凯丽,李涵兵,等.又见“中国的bauma”:记’99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J].工程机械与维修,1999(12):16-24.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6篇

摘要:

介绍了电解着色的方法与机制,阐述了电解着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铝合金电解着色产业的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铝合金;电解着色;陶瓷层

0前言

铝及其合金因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而成为目前工业中使用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类金属材料[1-2]。但铝合金存在颜色单一、耐磨性差、容易被腐蚀等缺点。着色处理可以改善铝合金的耐蚀性,并提高其装饰效果。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阳极氧化技术有硫酸阳极氧化、铬酸阳极氧化、草酸阳极氧化、瓷质阳极氧化和硬质阳极氧化等[3]。阳极氧化能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厚且致密的氧化膜,再通过改变交流着色溶液的配方及工艺条件,使铝合金着上美丽的颜色。

1铝合金电解着色工艺流程

铝合金→机械抛光→碱洗→阳极氧化→电解着色→水洗→干燥

2铝合金电解着色方法

铝合金电解着色的常用方法有一步电解着色法、两步电解着色法及三次多色电解着色法等。

(1)一步电解着色法

目前一步电解着色法应用最广的有卡尔考拉法、铬酸法及雷诺法等[4]。旷亚非等[5]发明了一套铝合金电解着色机制,可在铝合金表面获得一层耐磨损、耐腐蚀、极富装饰性的类陶瓷膜层[6-10]。

(2)两步电解着色法

与一步电解着色法相比,两步电解着色法可显著提高膜层的耐光性、耐磨性、耐热性、抗化学腐蚀性及色彩性,从而扩大铝合金的应用范围。肖友军[11]为提高电解着色液的稳定性和着色效果,研制了一种复合稳定剂,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着色快、着色效果好等优点。

(3)三次多色电解着色法

三次多色电解着色法很早就已开始研究[12]。三次多色电解着色法是在二次电解着色法的基础上开发得到的一种全新的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改变材料表面的颜色,即在电解着色处理前增加一道磷酸阳极氧化扩孔工序,以此来改变氧化膜的结构和几何尺寸,从而改变光的反射路径,使铝合金表面的颜色由青铜色系列调变为黄色、金黄色、橙色等多种鲜艳色调[13]。张志强[14]通过添加适量添加剂使材料表面着上明显的颜色。

新型铝合金着色技术主要包括电泳技术、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微弧氧化技术等[15]。

(1)电泳技术

电泳是采用电镀原理,通过电流的控制使水溶液中离子化的涂料树脂在电极上不断析出,从而形成不溶性涂层的新工艺。周建军等[16]采用直流叠加脉冲电源对含铜的高硅铸造铝合金进行了阳极氧化,并研究了脉冲电流幅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通过不断提高脉冲电流幅度可以显著提高膜层的综合性能。巩运兰等[17]在铬酸体系中采用高电压阳极氧化工艺得到了孔径极不规整的多孔膜。王贤等[18]提出了宽温快速阳极氧化工艺,即在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合适的添加剂,使溶液中铝离子的质量浓度明显提高,延长了氧化液的寿命。DimogerontakisT等[19]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磷酸体系中纯铝氧化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磺化三苯甲烷及其同分异构体,可以制得淡绿色和亮蓝色的氧化膜。

(2)粉末静电喷涂技术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电晕电场的原理,在高压静电和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使通过喷枪头上金属导流环的粉末涂料到达工件并均匀地吸附在工件表面,经加热,粉末熔融固化,形成均匀连续的涂层。

(3)微弧氧化技术

微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20]。戴磊等[21]在含有钼酸盐的电解液中,采用阳极火花氧化技术,在铝表面获得一层光滑、致密、色泽美观的复合转化膜,且该膜层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性能。徐存荣等[22]在硫酸和草酸的复合体系中,采用不对称正负脉冲电压,对LF21铝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与直流或直流叠加脉冲阳极氧化相比,采用不对称脉冲电源氧化具有成膜速率快、电解温度范围宽、能耗低等优点。

3电解着色色调的影响因素

电解着色膜的显色机制不同于染色膜的。染色膜的显色机制是利用膜层对光的吸收从而显色;而电解着色膜的显色机制则是通过电解着色膜中的沉积物所具有的金属特征显示出色调。电解着色膜显色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在膜层中沉积的金属离子的粒径大小与粒径的分布情况等。对于不同的金属盐电解体系而言,由于电解液体系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不同,不同金属离子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导致对入射光的散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电解着色膜所反映出的色调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在电解着色膜的微孔结构中所沉积的金属离子的数量也是有差异的,所以随着金属离子沉积数量的增加,电解着色膜也会呈现出明显的颜色深浅区别。

4电解着色的机制

铝合金电解着色是将电解着色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化学反应沉积在电解着色膜的微孔中。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1)金属离子向电解着色膜的定向移动;

(2)金属离子在电解着色膜/着色液界面获得电子,氢离子穿入阻挡层,在基体/电解着色膜界面获得电子;

(3)析出金属和生成氢气。

5电解着色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材料着色后易褪色

电解液体系中的成分改变,导致电解着色后沉积在膜层中的少部分金属离子溶解,从而使得电解着色膜发生褪色。应对电解着色液体系内的成分进行部分稀释,使得电解着色液体系中各物质组成尽量不发生变化。

(2)型材着色不均匀型材着色不均匀

大多是由于对材料进行着色时挂件的牢固程度没达到要求所致。电解着色膜属于非导体材料。在电解着色过程中,如果材料与导电杠发生错位,会使导电点部分偏移,造成导电不良,从而使得着色不深。如果发生的错位相当严重,则会导致着不上色。

(3)材料电解着色后膜层出现花瓣状

这是由于前期对材料的预处理不彻底导致的。这就需要严格对材料进行预处理,并且认真仔细地进行,特别是除油、打磨的过程。

6展望

铝合金电解着色技术越来越被重视。对铝合金电解着色工艺的研究,是获得满足工业要求的着色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王艳芝.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着色技术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01,23(3):20-22.

[2]袁凌云.铝合金电解着色技术的进展[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125-128.

[3]韩春华,葛祥荣,王太智,等.简明表面处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曾华梁,吴仲达,秦月文,等.电镀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旷亚非,张平,罗鹏,等.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06,26(2):29-32.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短阅读;新媒体

近年来,随着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播载体不断丰富,信息内容碎片化传播逐渐成为当前信息传播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所谓的信息内容碎片化传播主要指将独立和完整的内容加工和整理,分解成分散的知识单元,借助新媒体传播工具进行传播。

1科技期刊与碎片化传播

2000年前,大部分科技期刊传播方式为纸介质传播。从2000年到2010年,科技期刊开启了数字化出版征程。最初几年,期刊“数字化”传播仅仅将纸质期刊转变为电子格式,借助互联网工具传播而已。2010年后,随着App阅读终端不断丰富,科技期刊传播方式开始出现个性化的趋势。当今,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一种习惯和特点,即读者更喜欢精阅读、短阅读。同时,碎片化传播也成了科技期刊转型升级,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科技期刊而言,碎片化传播根本上是为读者提供精准信息内容,省去读者挑选和甄别的时间。可见,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和标引后,再根据某些标准,将知识单元进行精心挑选、有机组合、打造出新的知识链条或者知识组合,以节约读者的时间,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2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类型

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主要有三大类型:服务型、引领型和推介型。

2.1服务型

行业资源比较丰富的科技期刊具有比较独特的行业特点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对纸质期刊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依托期刊建立相应的新媒体平台,比如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打造成为信息、专业咨询、交流培训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服务范围远远超过期刊本身。如实用技术性杂志《智能制造》,依托期刊本身建立了“智能制造全媒体平台”,集专业网站、微信订阅号和微博等多种传播载体,提供信息、行业资讯、高峰论坛、会展活动等服务,在智能制造领域占据了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中国激光》以杂志为依托,打造了中国光学期刊网数字出版平台,提供文献推送、打造“光学前沿”品牌学术会议、举办专项技术培训等服务,为中国光学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权威、便捷的服务。

2.2引领型

学术影响力比较高的科技期刊,其刊载的文章经常能引领行业研究方向,特别是新能源、机器人、汽车制造、装备制造业等专业领域的科技期刊,由于其文章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可以成为最新专业科技信息的平台。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创办了“机械工程学报”微信订阅号,将精选的机械工程领域具最权威、最前沿的科技信息、行业资讯、技术成果及时地进行,推动了专业领域内相关课题研究的向纵深方向开展,起到了引领学术科研热点和前沿话题的引领作用。

2.3推介型

大部分科技期刊新媒体运营人员比较匮乏,特别是既懂编辑出版常识和学术科研热点,又懂新媒体技术开发和新媒体运营的人才比较匮乏。因此,从当前大形势来看,大部分科技类期刊更多地适合推介型的碎片化传播,推介刊载的文章和专业领域相关的科技信息,但传播的信息一定要与杂志专业技术领域相关,具有自身的特色。如《金属加工冷加工》《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依托自身60年的行业资源,创办了金属加工微信公众号矩阵,通过推介行业内的专业内容和信息,粉丝已经超过100万人,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和发展的成功典型。

3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应具备的特点

科技期刊的碎片化传播不是机械地将期刊文章内容简单地“电子化”,而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对期刊文章内容进行再次加工和创作,对期刊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发展,产生新的知识单元或比较新的知识链条。碎片化传播的本质决定了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应具有的特点。

3.1定位精准

信息时代,社会拥有海量的信息,但是大众缺乏有价值的内容。碎片化传播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力求要达到精准传播的目的。因此,定位要准确;要明确读者和内容的定位。以“金属加工”微信订阅号为例,它依托杂志资源创办,读者定位为:面向机械制造业科研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内容定位为:报道国内外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企业金属加工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由于定位精准,内容被推送到有阅读需求的受众,传播效果非常好。当下,该微信公众号已成为行业内领先的新媒体,每个月的文章中,能产生多篇10W+阅读量的文章。

3.2内容有用、有趣

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只有做到有用、有趣,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互动和分享的欲望。“内容为本”的理念永远不过时。没有好内容,即便传播技术再先进,传播效果都不会好。内容有用,才能满足读者的学习欲望和生产一线科技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内容有趣才能激发读者分享和转发的兴趣;音频、视频、文字、图片多媒体组合展示,使科技信息内容更加直观和易懂;结合新闻热点,及时推动与之有关的科技内容,更容易在读者中产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

3.3碎片化内容与杂志内容融合

新媒体上点击量高的文章是经过专业读者验证过的,是看得见的阅读数据和阅读效果。科技期刊可以根据这些线索进行选题策划,将之融入到杂志内容中,往往能够提升杂志内容的选题质量。从而达到传统期刊和新媒体互动式、融合式发展的目的。

3.4互动性强

传统的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技术革新等内容的载体,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桥梁,但是这种互动往往时效性比较差,沟通起来也不直接、不透彻,费时费力。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碎片化传播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使读者、作者、编辑实现全方位的沟通。微信公众号、App阅读终端等新媒体传播载体具有在线沟通和交流的功能,科技期刊可以借助新媒体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进行多方位沟通。有不少期刊单位成立了微信群、QQ群,与读者和作者进行在线沟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下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新媒体人才匮乏

在传统科技期刊单位新媒体技术开发、维护和运营的人才比较匮乏。新媒体传播载体是新媒体技术的集中呈现,其阅读终端程序的开发和维护需要专业的软件开发与维护人才。传统期刊单位的编辑人员很难熟练地掌握较为专业的编程技术,且难度比较大。即使通过一定的培训,也少有人能胜任此岗位。科技期刊单位一般为事业单位,由于机制、体制、待遇等因素,很难招聘到和留住优秀的新媒体运营人才。这使得很多期刊单位在开展媒体碎片化传播工作时,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

4.2碎片化传播过于机械

有不少科技期刊为了“碎片化”而碎片化,只是简单地将期刊文章拆分成零散的知识点,没有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有机的组合。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既不系统,也不全面,仅仅是“碎片化”,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也不能节省读者筛选知识的时间,既占用了编辑人员大量的时间,又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是一种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的浪费。

4.3相应制度跟不上

当下,传统期刊编辑不仅要编辑加工文章,还要负责新媒体内容的编辑加工,与传统期刊编辑工作量相比较,工作量剧增,但是相应的薪酬激励体制并未跟上现实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编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结论

碎片化传播是科技期刊在数字化传播时代面临的挑战,也是其转型升级,赢得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科技期刊单位因历史、机制、体制等因素,在碎片化传播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碎片化传播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也是期刊发展的大好机遇期,传统的期刊单位要在做好传统期刊工作的同时,要树立数字化传播理念,想办法引进、培养并留住新媒体人才,使科技期刊碎片化传播成为科技期刊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5):9.

[2]李秀红.新媒体写作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102.

[3]刘鑫.新媒体视角下的科技期刊发展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社会科学),2014(11):69.

[4]魏艳君.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J].编辑学报,2016(8):378.

机械工业杂志范文第8篇

1关键部件的设计

该双孢蘑菇种植厂的二次发酵隧道室长14m、宽4m、高3m,设计要求培养料提升处理的生产率>7t/h,经处理后的培养料应充分打散,无结团、结块现象,10cm以上的结块<5%。

1.1提升机构

提升机构是定量提升机完成培养料输送任务的主要机构,主要由输送链条、链板、推板、挡板等组成。带挡板与推板的链板与输送链条用螺栓联接形成密封的输送带,有效防止培养料泄露。由于培养料具有腐蚀性,链板也容易损耗,链板材料选用不锈钢。输送链条只作为牵引体,本身不作承载构件用,由于两链轮中心距较长且物料湿重,在链条下方设置支承导轨承载输送链板和物料的重量。根据工厂实际生产情况,采用小型装载机转移运输一次发酵后的培养料,该装载机的铲斗宽度为1200mm。输送链板若太长则容易弯曲变形,太短则无法完全接收培养料,本设计的输送链板有效长度B取1200mm,并采用喇叭型料槽。链板输送速度是定量提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链板输送速度可以按照公式(3)进行设计计算。现场反复测试得出:培养料密度ρ为270kg/m3,物料充满系数k为0.8。所以计算出链板输送速度V为0.1m/s。当链板输送速度>0.1m/s时,培养料的输送率>7t/h。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提升机链板输送速度实现物料的定量输送。

1.2疏松机构

疏松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的出料口,主要由拨轮驱动电机、摇杆、摆臂、曲柄连接轴、链轮、蜗轮蜗杆减速器、曲柄、手柄连接套、拨轮等组成,是对物料进行均匀松散处理并完成抛送的核心部件(见图2)。为实现对培养料有效的打散及抛送,避免物料拥堵,疏松机构的拨轮采用平板上焊接拨齿的结构。结合考虑定量提升机的机架结构,设计拨齿齿顶圆直径为580mm,拨轮长度为1160mm。1)确定拨齿排列方式。根据拨轮的结构尺寸大小和平衡需要,拨齿设计成4排。为减少功率损耗,采取拨齿间隔布置的方式,即沿周向顺序上拨轮板的轴向拨齿按0°、180°、90°、270°的顺序布置(见图3),这样同一平板上拨齿间距较大,能避免培养料被拨齿带起,而在整个轴线上,拨齿间距较小,可以保证培养料都能被打散。2)确定拨齿间距。拨齿间距过小时,拨齿间培养料易被带起;拨齿间距过大时,拨齿间培养料未被打散。考虑到粪草间的牵连作用和结构尺寸安排需要,同时有利于降低功率消耗,设计拨齿间距为115mm。3)确定拨轮的线速度。由于物料湿重,阻力较大,容易在拨轮的位置出现堵料现象,因而设计的拨轮线速度应大于链板的输送速度。通过现场试验观察,拨轮线速度需要达到1m/s以上,培养料才能被顺利打散。

1.3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由电机、行走轮、转向轮、机架及电气控制等构成(见图4)。行走轮4是左右两个橡胶轮胎,转向轮2是在机架中间设置的活动脚轮;定量提升机转移时,可以通过转向手柄1控制移动方向,提升机工作时,通过调节手柄7将两侧的支撑柱6调到与地面接触,使机子不能晃动。电机5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差速器壳,再由差速器壳带动差速器驱动行走轮4移动,可实现灵活转向。

2研制结果

根据以上设计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定量提升机经过试制、试验、示范,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2010年12月20日,机械工业农机及泵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福州)对样机进行了测定,主要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经处理后的培养料无结团、结块现象,符合二次发酵的要求。测试数据见表1。

3结论